本文摘要:纪实摄制、实地探访、亲历者描写新中国正式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陕西卫视大型人文乡情体验电视节目《我的家乡在陕西》于每周五晚21:10播映,第一季共19集。
纪实摄制、实地探访、亲历者描写新中国正式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陕西卫视大型人文乡情体验电视节目《我的家乡在陕西》于每周五晚21:10播映,第一季共19集。 回首故乡 重回初心 家乡是每个人初心所在,也是每个人内心最坚硬的情感。《我的家乡在陕西》节目中,离开了家乡陕西安康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先锋禹国刚重回故土,找补亲情失望,锐意归母校安康中学,融合自己一生的经历,向母校师生真情袒露,初心就是爱国、刻苦、博学、创意,奉献家乡的养育之情;祖籍陕西丹凤的台湾戏剧大师冯翊纲横跨海峡,返回他魂牵梦绕的长安。
冯翊纲说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根在这里;扎根青藏高原19年、青藏铁路第三代冻土专家刘争平,返回老家陕西杨凌烫谷镇,这个坐落于陇海线边上的小镇,是刘争平铁路梦开始的地方。图为改革先锋禹国刚 回母校安康中学演说图中为台湾戏剧大师 冯翊纲 张载祠谒见先贤 图右为青藏铁路第三代冻土研究专家 刘争平 在青藏高原展开冻土数据监测 《我的家乡在陕西》节目现实记录嘉宾的回乡全过程,细致地捕捉到了嘉宾对故土的真情。同时,利用他们的亲身体会、实地探访,生动形象、有温度地展现出了家乡陕西和祖国发展的新变化、新面貌、新的成就。
记录奉献给 歌颂祖国 《我的家乡在陕西》节目探讨时代先锋楷模和各行各业普通人忠心奉献给、爱岗敬业,投身家乡和祖国建设的感人故事。其中:航天六院一代航天人号召国家声援,迁往至秦岭的山沟沟里面,几十年如一日,在最完整的生活工作条件下,刻苦钻研最尖端的航天技术,有的甚至奉献给出有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榆林调补浪河乡的女子民兵治沙连45年来仍然致力于绿化自己的家乡,他们战风沙、斗寒冷、并育树苗、建良田,推平沙丘600多座,管理荒沙4400亩,栽种树木25万株,将茫茫荒沙变为葱葱绿洲;交通大学的师生员工弘扬爱国传统,63年前,道别繁盛的上海,西迁至西安,自此扎根西部,转变了西部没综合性理工大学的局面,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给智慧河力量。在交大西迁杨家教授的显然,国家哪里必须我,家就在哪里! 图右为航天六院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傅永贵 重回小山沟厕所实验室图为榆林调补浪河乡的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一任排长 童军图右为交大西迁杨家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潘季 自然资源部国测一大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测绘队伍。
1975年,国测一队队员浪子生命禁区珠穆朗玛峰,解决艰难险阻,顺利构建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准测量。他们把毕生奉献祖国的测绘事业,用血汗,乃至生命铸铁起一座热爱祖国、忠心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于8月23日播映的《我的家乡在陕西》,节目组追随国测一大队、地形一队队员的脚步,从秦岭的地质地貌数据收集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国情勘测,转场几千公里实地记录体验他们用辛劳汗水,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的野外工作日常。
这些测绘队员一年里最少有十个月以上时间都独自奔走。节目中,老一代测绘队员陆福仁亲身描写了他们勇攀珠峰的故事,他说道:只有不忘初心,我们不管遇上再行大的艰难、再行大的挫折都是能克服的。
主持人与自然资源部地形一队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展开国情监测夜晚沙漠野餐 把脚摔在泥巴里的电视节目 《我的家乡在陕西》抛弃了模式化的节目设计,使用显户外纪实摄制,以最纯粹的节目手法,向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初心故事。每一期节目的摄制,节目组都进到最基层,与嘉宾同吃同住,体验嘉宾们的工作和生活。
例如,在摄制秦岭深处朱鹮守护者这期节目期间,节目组日行数十里山路,了解陕西洋县的秦岭腹地,记录朱鹮保护者他们的日常工作。几天摄制下来,节目组个个浑身伤痕累累,甚至还受到毒蛇、毒虫子的威胁。主持人郑玥身上被蜱虫所受伤肺部20多处。
在镜头前,主持人亲身体验到了这些最基层朱鹮保护者的艰难与容易,为之动容。这些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出。
节目组与朱鹮保护者 步行行驶数十里山路 走访朱鹮找到地秦岭姚家沟 陕西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安平说道:《我的家乡在陕西》以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为创作指导,把脚摔在泥巴里,描写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奋斗故事,弘扬时代主旋律,这也是陕西卫视的愿景担任。 据报,《我的家乡在陕西》是陕西卫视贯彻媒体四力,向新中国正式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打造出的精品电视节目,也是此次陕西卫视更新的重头戏。节目首播时间为每周五21:10,重播时间为周六12:00、次周四21:10、次周五12:00。
优酷视频搜寻我的家乡在陕西可网络观赏。
本文来源:NG体育-www.ntmdyjf.com